被扣上糖尿病的帽子之后,很多糖尿病患者就会自觉地与水果划清界限,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水果含糖啊!糖尿病就是糖吃太多了引起的。”那么,糖尿病患者真的与水果无缘吗?
糖尿病患者该怎样吃水果?
糖尿病患者到底能不能吃水果,该怎么吃?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影响血糖的三个指标:碳水化合物含量、血糖生成指数(以下简称GI)和糖负荷(以下简称GL)。
01碳水化合物含量
就是平常所称的含糖量,指的是100g食物所含的碳水化合物,代表着食物的热量。
糖尿病患者每天要严格控制摄入量,就是控制总热量,如果摄入总热量过多,就会影响血糖,加重糖尿病。在一天总热量不变的情况下,吃些水果是可以的。
但是,患者摄入多少热量的水果,就需要从主食中减少相应的热量。为了保证食物的多样性,还是以低热量水果为好。
含糖量<10%为低糖水果,含糖量10%-20%为中糖水果,含糖量>20%为高糖水果。
02GI值
GI值是指进食50g食物后2小时内的血糖增值与进食50g葡萄糖后2小时内血糖增值的比值,是衡量该食物引起餐后血糖反应的一项有效指标。
GI越高的食物,进入胃肠道后消化快,吸收率高,葡萄糖进入血液的峰值高,血糖升的高、波动大,不利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GI<55为低GI食物;55-70为中GI食物;GI>70为高GI食物。
03GL值
GL值是指食物中可利用的碳水化合物(以含糖量计算)与该种食物GI的乘积再除以100。它能综合反映食物中糖的性质和摄入量,同时考虑了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质与量对血糖和胰岛素的影响。
GL<10为低GL食物;10-20为中GL食物;GL>20为高GL食物。
选择合适的水果,主要看这个指标
判断一个水果(食物也是一样)对血糖的影响,不能把水果的含糖量和GI分开看,要把这两个指标结合起来,也就是GL,GL才是关键的一个指标,只要这样才能找到适合的水果。
常见水果的含糖量、GI、GL及热量排行榜见下图,绿色部分可以食用,黄色部分限量食用,红色部分不建议食用。

进食水果原则
综合以上情况,糖尿病患者进食水果需遵守以下原则:
01前提条件
血糖控制的比较理想,空腹血糖<7.8mmol/L,餐后血糖<10.0mmol/L, 糖化血红蛋白<7.5%。
血糖控制不理想再吃水果,就是自找麻烦,没有人愿意为了吃水果而增加降糖药物吧。如果确实想吃水果,那就用西红柿或黄瓜来代替。
02进食时间
安排在两餐之间进食,尤其是快到饭点时间经常出现饥饿感的患者,建议用水果充当点心。
03控制总热量的摄入
不管什么样水果,多少都含有热量,尤其是含糖量高的水果。所以要控制水果的进食量,应在主食中扣除进食水果的热量。
04选择低GL水果
选择低GL的水果,可以多样化,以不超过10GL为原则。高GL的水果不宜食用,如:熟香蕉、枣、椰子、葡萄干等。
一些低GL但高GI的水果如西瓜,为了减少食后血糖聚升,每次只能吃少量,可以分多次食用。
05及时监测血糖
这点最重要,以上很多都是理论上的东西,GI值是以正常人为标准,且个体不同,消化吸收能力也不一样,对血糖的影响也有差异。
所以当患者刚进食水果时,或进食水果的品种和/或量有变化时,都要监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然后根据血糖情况决定吃或不吃,或量的增减。以此类推,可以用于GL相差不大的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