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公众版 - 健康园地 - 健康教育 - 正文

高热、焦痂……户外出游警惕别来有“恙”

近日,西安市胸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连续收治了两例不明原因持续高热的患者,入院后经科室及时明确病因,诊断为“恙虫病”,经针对性治疗后发热很快得到控制,一周内患者均康复出院。

古人常说“别来无恙”,其中“恙”在《传》一书中如此解释“恙,噬人虫也,善食人心”,现代医学上来说,“恙”其实就是恙虫,又称恙螨,我们看到的相关照片中恙虫张牙舞爪有些恐怖,事件上,恙虫非常小,大小还不到1毫米,不仔细看难发现。

这两名“有恙”的患者均来自商洛山区,经当地医院查胸部CT提示肺部感染,经常规抗炎治疗无效,后转我院治疗。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1周,体温最高达到40.2℃,伴寒颤、头晕、头痛、颈部淋巴结肿大,在接诊过程中,其中一位患者家属告知医生患者右侧臀部好像被什么咬了,这句话引发了主管医生路玲的注意,于是立即查看患者臀部情况,可见黑色焦痂,周围红晕,追问病史了解到,患者此前曾上山劳作,有野外工作史;路玲医生立即汇报赵延军副主任医师,查阅相关资料后考虑患者为恙虫病,送检恙虫病东方体IgM抗体,回报提示阳性,科室给予多西环素片口服后患者未再发热,且症状逐渐好转出院。

恙虫病,又名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东方体(原称恙虫病立克次体)所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恙虫病的发病人群以农民和有野外工作史的人群为主。临床特征为突然起病、发热、叮咬处有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及皮疹。叮咬后98%的人群都会产生焦痂,出现焦痂是确诊恙虫病的主要临床特征之一,但是焦痂主要分布在腋下、乳房下、会阴部、后背等隐秘位置,不痒不痛,不易被发现。这种病的并发症多,可导致多脏器损害,如中毒性肝炎、支气管肺炎、心肌炎、脑膜脑炎、消化道出血、急性肾衰竭等,如果不及时就医,严重者可因脏器衰竭而危及生命。目前恙虫病的治疗多采用一般治疗、病因治疗以及对症支持治疗。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家提醒:恙虫病的首发症状是高热,易被患者认为是感冒而忽视或延误治疗。而恙幼虫叮咬部位较为隐蔽,焦痂(或溃疡)难以发现,加上患者病史诉说不清时,容易被误诊。同时提醒市民,夏秋季到公园游玩时记得擦驱蚊药,穿有袖子、能封好袖子和领口的衣服。尽量不要进入草丛,不要随意坐卧草地或接触农作物,日常家居要保持清洁,避免卫生死角,喜欢种植花草的市民应勤除草、灭虫和灭鼠,有鼠类出入的地方要喷洒农药。

如果市民野外活动后出现长时间高热不退,且腰、腋窝、腹股沟等处发现焦痂,要警惕是否患上恙虫病,应及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