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升高=得了肿瘤?
刚拿到体检结果的小王吓出了一身冷汗
现在很多体检都会检查肿瘤标志物
很多群众理解就是:
抽个血能查出体内隐藏着的肿瘤
作为医生,经常遇到有人拿检验报告来咨询
指着一项有个升高箭头的肿瘤标志物问
医生这个指标高要紧吗?
我怎么会突然就癌症晚期了呢?
先别慌
我们往下看
尽管理论上肿瘤标志物可以提示肿瘤的发生,但实际应用上,却和大家想象得很不一样。

消小医提醒:每种肿瘤标志物能对应一种或几种肿瘤,但不是一一对应关系。当体内存在肿瘤时,所对应的肿瘤标志物就可能出现异常的升高。肿瘤标志物升高不等于已患上肿瘤,单看肿瘤指标并不准确,还要通过影像学和内镜等其他检查手段作出诊断。
什么情况下,肿瘤标志物异常要引起重视?
1、单次查肿瘤标志物指标升高非常明显,甚至高出参考范围数倍;
2、连续多次复查,指标持续升高;
3、有肿瘤的家族遗传史,尤其是三代以内的亲属,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
4、肿瘤标志物检查有多项均升高;
“肿标”升高就得癌了?
肿标升高并不能说明患癌,只能用于癌症的辅助诊断。一些良性疾病和状态也有可能造成肿瘤标志物升高。
比如:
● 月经期、盆腔炎症、妊娠可能造成CA125增高;
● 胆道梗阻、胃炎、炎性肠病、吸烟可能造成CEA增高;
● 胰腺炎、胆道疾病、肝硬化患者CA19-9可以升高等等。
所以很难单凭某项肿标升高就诊断是否患有癌症,更不能确定是哪一种癌症,还需要进一步检查。
“肿标”正常就不会得癌了?
实际上很多肿瘤标志物在癌症早期的阳性率并不高,对肿瘤标志物不敏感的人群,这项检测没法反映出体内的肿瘤情况,其实早已经埋下了隐患。所以并不能全靠肿标来发现早期癌症。然而临床上有不少患者由于肿标正常就忽视了筛查体检,导致最后发现癌症时已是晚期。
“肿瘤标志物检测只能发现‘犯罪嫌疑人’而不能定罪,它主要起到辅助诊断的作用。”
肿瘤诊治原则: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一般认为,利用现代生物物理技术如超声显像、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磁共振成像等可发现直径1~1.5cm的肿瘤,而肿瘤生长到2~3mm是即可用免疫学诊断方法测出。因此肿瘤标志物检测是发现无症状患者的重要线索,可作为肿瘤的辅助诊断工具。
总而言之一句话
体检肿瘤标志物升高≠癌症
温馨提示
对于肿瘤标志物我们应该是既不迷信,也不轻视,应根据不同情况、不同目的选择或联合使用。
早预防和早诊治是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手段。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健康作息,保持好心情,坚持运动,多食新鲜蔬菜,科学预防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