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公众版 - 健康园地 - 健康科普 - 正文

高温暴雨天气后,预防结核病,把好校园关!

进入夏季,气温不断飙升

天气也变得不稳定起来

但更值得注意的是

气温升高,降雨增多

容易滋生病菌

从而导致各种疾病传播

小编在此提醒大家

肺结核属于较为严重的传染性疾病

在高温暴雨天气过后

如果不注意防范,容易出现感染

作为人群密集区域

学生更是结核病防控的重点人群之一

西安市胸科医院作为结核病防控定点医疗机构,近年来一直加强对学校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和健康教育的技术支持。今天,就由西安市胸科医院肺结核三科的杨元利医生带领大家一起关注学校结核病,以便更好的开展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降低学生结核病疫情,防止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及时确诊并报告

首先,在日常诊疗过程中,一旦发现3-24岁的肺结核患者,需仔细核查,确定患者的身份是否为学生,对于自报人群为“幼托儿童”、“学生”、“教师”的肺结核患者或疑似肺结核患者,接诊医生必须逐项核实传染病报告卡的各项内容,尤其是学校、专业、班级信息。

学校肺结核患者的发现,包括主动就诊,咳嗽、咳痰2周以上被认为是肺结核的可疑症状,应及时主动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检查;还有被动发现,主要是新生入学体检和教职工常规体检,检查方法有:可疑症状筛查、感染检测(TST/IGRAS)、病原学及胸部影像学检查。

做好确诊学生的休学、复学管理工作

一旦确诊了肺结核,启动标准方案抗结核治疗,疗程为6个月。如果被诊断为耐药患者,须按照相应的耐药方案进行治疗。同时给予营养健康指导,随访观察。对于符合休学条件的,给予开具休学证明。坚持规律服药并完成规定的疗程后,达到治愈标准,痰中查不到结核菌,就不再有传染性。达到复学标准,开具复学诊断证明,并注明后续治疗管理措施和要求。

开展密切接触者筛查

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主要包括同班师生、同宿舍同学,15岁以下的接触者,进行可疑症状筛查和TST检测,有可疑症状或TST强阳性必须进行胸部X光片检查,需要鉴别诊断可进一步采取CT检查。15岁及以上的接触者,同时进行可疑症状筛查、TST检测和胸部X光片检查,需要鉴别诊断可进一步采取CT检查。有可疑症状、TST强阳性、胸部X光片异常者进行病原学检查。

进行以上筛查后,只符合结核感染的情况,并排除相关禁忌症,建议预防性治疗干预,可显著降低结核病发病风险,减少结核病在校园内传播。定点医疗机构医生落实服药前的对象筛选及知情同意,同意治疗开展不良反应检测,跟踪随访,如果拒绝,医生应给出适当医学建议,并要求定期进行胸部X光片检查,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及时就诊。

总结

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负责学校肺结核患者的诊断、报告、登记、治疗、健康教育、开具复学/休学诊断证明和随访管理工作,协助开展接触者筛查和疫情处置工作,开展住院患者感染控制管理,负责预防性治疗及其随访检查工作。

在高温暴雨天气肆虐的季节,预防肺结核最好的方法,就是提高自身免疫力。感染后需尽快到医院检查就诊。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以免造成他人感染。严格按医嘱服药、规范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都是可以治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