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一直是许多饮食文化的一部分,有数千年的历史。自从人们开始饮酒以来,酒是好是坏,众说不一。在200年前,就有酒是“行恶”之物和“行善”之物的说法。把酒看成“行恶”之物,是因为酒易产生成瘾性或无节制的饮用。酒精中毒可引起诸如失业、情绪紊乱、暴力、自杀等现代社会问题。饮酒可引发高血压、中疯、某些癌症等疾病。
饮酒与心血管系统的疾病
最近的研究表明,适量饮酒延长寿命的作用,主要在于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适量饮酒者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冠心病的死亡率比戒酒者的冠心病的死亡率低 20%~ 50%;男性每天适量饮酒可降低56%的心绞痛和47%的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其效果优于服用低剂量的阿斯匹林。更有趣的是,研究发现,在那些限制饮酒的国家里心脏病的死亡率(421/10 万)比那些无限制饮酒的国家里心脏病的死亡率(272/10 万)高得多。
饮酒与肿瘤
日本卫生和福利部的科学家报告, 每周饮酒100克左右酒精的男性比不饮酒者患肿瘤的可能性小50%。日本国立癌症研的一名医生调查了1900名健康不吸烟的男性,发现每天饮酒有较强的防癌作用。同时也发现,每天饮酒超过40克的酒精,也增加了患癌症的可能性。
饮酒与结石
80%以上的胆结石的主要成分是胆固醇。饮酒使患胆结石的危险性比戒酒者的低10%~50%。增加液体的摄入,可减小肾结石的危险性:咖啡降低10%,茶水降低14%,啤酒降低21%,葡萄酒39%。
饮酒与骨骼
在老年人群中,骨质疏松的发病率较高。研究表明,酗酒造成矿物质代谢异常而导致骨折,而适量饮酒不影响矿物质代谢。适当饮酒与保持骨密度有直接关系。在老年人中适量饮酒者的骨折发病率较低。
饮酒与糖尿病
Ⅱ型糖尿病的死因排位在美国居第七,并与发病较高的心血管疾病、肾衰等疾病有关。研究结果表明,适量饮酒有助于减少Ⅱ型糖尿病。适量饮酒可显著降低Ⅱ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的危险性。
饮酒与肝脏
饮酒所引起的肝脏变化有多种情况包括脂肪渗入,酒精性肝炎,以及肝硬化。有10%~15 %的慢性酗酒者发生肝病。女性对肝损害的形成更敏感。丙肝并酒精性肝损害易发生进行性肝病和肝硬化。丙肝患者即使适量饮酒也可加速慢性肝病发展,导致肝硬化及其综合症。加拿大的 Gerald Minnk 博士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大量饮酒有损肝脏的功能,而适量饮酒有利于肝脏,可帮助受损的肝脏自身修复。
饮酒与功能退化性疾病
年龄相关的有斑点的衰退,是65岁以上老人眼睛失明最常见的病因。饮酒,尤其是葡萄酒,可以降低眼睛失明的危险性。有报道认为,大量饮酒是血管性痴呆的病因之一,而适量饮酒降低阿耳茨海默氏病和痴呆的危险性。
特别提醒喝酒需谨慎
认为酒是“行善”之物,是因为酒是许多庆典和社交活动的必备饮料酒可延年益寿。就广义的健康理念而言,饮酒有5大好处:(1)减少精神压力;(2)增强情感;(3)提高认识力;(4)减轻抑郁症的临床症状;(5)改善老年人的身体机能。这些争论的存在 ,说明酒具有“双刃剑”的特性。饮酒可谓既有利健康又有害于健康。这取决于饮酒量的多少。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饮酒与健康关系的研究报告或文章很多,流行病研究和实验研究已证明:过量饮酒有害健康,而适量饮酒有益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