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公众版 - 健康园地 - 健康科普 - 正文

结核病人在哪种情况下需要住院

半个世纪以前,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抗结核药物,结核病人只能住院治疗,依靠休息,营养及其它治疗手段求得疗效。50年代以来,新的抗结核化学药物不断被发现,治疗效果及消灭或减少病原菌传染两方面都取得划时代的成就。医学界开始考虑由住院转变为不住院治疗,以减少病人的经济负担。50年代中期在印度进行了严密设计的不住院治疗的对照研究,取得了惊人的结果,以后经世界各国的多次实践,至60年代已为国际防痨组织所肯定。不住院治疗可以使绝大多数病人得到治愈而且迅速消灭细菌,对社会及家庭均不构成增加传染性的威胁,从而奠定了不住院治疗的地位。据统计,大约只有5%的病人需要住院治疗。目前公认的住院治疗的指征是:急诊病例、危重病人、疑难而难以得出明确诊断者、有严重合并症和需要实行外科手术治疗的病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