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公众版 - 健康园地 - 健康科普 - 正文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关于结核你还不知道的事儿!

2022年3月24日是第27届“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生命至上 全民行动 共享健康 终结结核”,呼吁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携手终结结核病流行,共同捍卫人民群众健康。

说到肺结核,印象最深的,恐怕是《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以及鲁迅《药》中的华老栓用人血馒头治疗儿子的“痨病”。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到了今天,已经过去很久,所以你以为结核病已经远离我们?

它存在地球超过50万年,号称全球头号传染病“杀手”,全球1/4的人口处于潜伏感染状态。

《2021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结核病患者987万,150万人死于结核病,我国一年新发超80万例,作为最古老的传染病之一人类至今仍饱受结核病困扰。

经历了多年的抗结核斗争,人类总结了很多“防敌”策略,几个问答了解它!

结核病是什么?

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感染。这种细菌最适合于在人体血液供应充足和含氧量高的地方生长,因此肺结核病最常见。结核杆菌也会传播至身体其他部位,此时称为肺外结核病。根据WHO发布的2020全球结核病报告,全球范围内,结核病是导致死亡的十大原因之一,也是传染病致死的主要原因。2019年全球估计1000万人感染肺结核病。

肺结核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结核病可分为结核杆菌潜伏感染者、活动性肺结核和非活动性肺结核,非活动性肺结核和结核杆菌潜伏感染者通常不会出现症状,也不具备传染性,而活动性结核病的症状则较为常见和突出。

结核病可能引起哪些并发症?

如果不及时治疗,活动性结核病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致命。

1肺部形成结核球或结核空洞,可导致肺出血或引发其他细菌感染,并形成脓腔。

2临近气道之间形成空洞。

3因气道阻塞而呼吸困难。

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01飞沫传播: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咳嗽、喷嚏或大声说话时,会形成以单个结核菌为核心的飞沫核悬浮于空气中,从而感染新的宿主。此外,患者咳嗽排出的结核菌干燥后附着在尘土上,形成带菌尘埃,亦可侵入人体形成感染。

02食物传播:与肺结核患者公用餐具,共吃食物也可感染结核菌。

03母婴传播:通过孕妇脐带血液或羊水也有可能使胎儿感染结核菌。

如何预防结核病?

01避免接触患者:避免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在不通气的密闭房间里共处太长时间,除非该患者已至少接受2周治疗。

02做好防护措施:诊治结核病的医护人员请注意采取防护措施,如戴好口罩。

03鼓励患者治疗:如果与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同住,应帮助并鼓励其遵医嘱治疗。

04接种结核疫苗:接种结核病疫苗,即卡介苗。如果儿童没有免疫缺陷疾病,所有儿童都要接种卡介苗,目前我国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的有效率在60%-80%之间。

规范治疗 大多数患者可治愈

肺结核病人如果不规范治疗,容易产生耐药肺结核。病人一旦耐药,治愈率低,治疗费用高,社会危害大。对此,专家指出,按医生要求规范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病人都可以治愈。自己恢复健康,同时保护家人。

一般情况下,肺结核治疗全程为6-8个月,耐药肺结核治疗全程为18-24个月。由于肺结核为慢性传染病,治疗周期长,需遵医嘱服用抗结核药物并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