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安市胸科医院官方网站 门诊时间:08:00-17:00
  • 在线咨询
  • 预约咨询
预约电话: 62500316(工作日8:00-17:00)
咨询电话: 62500111(工作日8:00-17:00)
  62500001(非工作时间)

党群工作

The work of the party

互动平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 » 内容
警示教育

经典家风家训云诵读—辛育龄:人生价值是奉献

发布时间:2022-09-14

“救死扶伤平生愿,人生价值是奉献”

这是“七一勋章”获得者辛育龄的人生信条

从在胸外科领域多个方面取得“从0到1”的突破

到培养千余名胸外科技术骨干

80多岁高龄仍坚守在诊疗一线

辛育龄的人生历程

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报效祖国、心系百姓的博大情怀

 

  辛育龄,“七一勋章”获得者。(制图:李芸)


接过一颗火种,种下一片赤诚

1939年4月

年轻的辛育龄见到了影响和改变他一生的人——白求恩

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担任司药的辛育龄和白求恩一起救治伤员

手术室外炮火连天手术室内的白求恩仍然镇定自若

“距阵地越近,就越能多救一些伤员。”

这样的勇气胆识、医者仁心让辛育龄深受震撼

“让我觉得如果以后可以做一个像白求恩那样的医生,

救死扶伤,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

73年后一位青年医生请辛育龄在刷手服上写一句寄语

辛育龄用有些颤抖的手写下“做白求恩式好大夫”

 

他这样寄语后辈

也这样从医一生

心有大爱,方能赤诚奉献

新中国成立之初

我国医疗事业艰难起步

百废待兴胸外科几乎一片空白

从苏联获得医学副博士学位回国后的辛育龄

毅然选择了到位于北京通州的中央结核病研究所工作

组建胸外科

从1958年到1980年

他牵头举办培训班为全国培养出1000余名胸外科技术骨干

他还经常亲赴各地帮助胸外科医师做手术

指导40多所医院建立了胸外科

 

在胸外科医学事业上

辛育龄忘我奉献

作出卓越贡献

“非典”疫情期间

中日友好医院成为定点收治医院

年82岁的辛育龄作为医院的首席专家

参与了每一位重症病人的会诊工作

2008年汶川发生特大地震他主动捐款1万元

又交纳特殊党费1.2万元

辛育龄始终把个人理想与党的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

“我始终以白求恩精神为座右铭,核心就是两个字——奉献。”

执着坚守,做一棵无影灯下的“不老松

1982年5月已是花甲之年的辛育龄

被国务院任命为中日友好医院首任院长

他带领团队历时三年建成的中日友好医院

曾为当时的各大医院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随后,辛育龄主动请辞院长

他认为,组织上交付的筹建任务已经完成接下来,

他更愿意专心做一名外科大夫

“一切为了病人得到更好的疗效”

这是辛育龄留下的殷殷嘱托

而他在中日友好医院建院伊始树立的

“患者至上、文明行医”的院风也传承至今

如果说奉献是辛育龄人生的主题词

那么坚守无疑是他人生的底色

辛育龄80多岁还坚持每周出门诊并参加科室查房

遇到危重病人

辛育龄常常在手术室坚守七八个小时术后彻夜不眠,亲自守护病人

 

“我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做一个好医生,做一棵无影灯下的‘不老松’。”

直到89岁

他因无法站立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临床


从战火中走出的“红小鬼”

到无影灯下的“不老松”

时光可逝辛育龄“人生价值是奉献”的信念不变

党员干部要以辛育龄为榜样

坚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

不论在哪里、在哪个岗位上

始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工作

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在平凡工作中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分享到:0

走进我院 | 医疗前沿 | 就医指南 | 医疗团队 |  学科导航 | 特色医疗 |  医学教研 | 院务公开 | 互动平台 | 护理园地 | 健康园地 | 党群工作 | 人才招聘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航天大道东段
电话:62500316 62500114 邮编:710100
直达车:525 918 903 920 市胸科医院下车即到
转乘车:221 269 25 606 48 45 521 33 游6在理工大学曲江校区站转乘903 525市胸科医 院站下车即到 215 19 321 229 616 177 217 600在航天大道西口站转乘918 525市胸科医院站下车即到
Baidu
站内搜索
分享到:

新浪微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陕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西安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